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艾紅霞 通訊員 王偉 孫清軍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中國式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
“這為新時代新征程水利事業發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笔∷麖d黨組書記、廳長廖志偉表示,水是湖北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關鍵要素,近年來,省水利廳從流域整體出發,堅持系統觀念,強化底線思維,增強風險意識,站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謀發展,立足流域底圖單元,摸家底、明底線、謀布局,努力做到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實現環境效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多贏。
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優化基礎設施布局、結構、功能和系統集成,構建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統籌水資源、水環境、水生態治理,推動重要江河湖庫生態保護治理。
湖北素有“千湖之省”美譽,江河縱橫交錯,湖泊星羅棋布,經過多年建設,現有5級以上堤防1.75萬公里,建成各型水庫6928座,總庫容達到1200億立方米以上,已建成大型水庫數量位居全國首位,人工渠系長度、閘泵數量等名列前茅。同時,湖北作為長江經濟帶之腰、南水北調中線調水之源、全國重要種質資源庫和水生生物基因庫,在全國現代水網格局中處于中樞節點,居于全國水生態文明建設高地,需要承擔更多的水安全責任。
“加快構建‘荊楚安瀾’現代水網!绷沃緜ケ硎,湖北濱水而生、因水而名、得水而興,水資源稟賦優厚,水網區位優勢明顯,將搶抓湖北成功入選全國首批省級水網先導區的契機,有效銜接國家骨干網和市縣水網,加快構建“三江多支貫通,百庫千湖聯調”的現代水網,有效解決湖北水利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
堅決守住水安全底線,自古荊楚多水患,治荊楚必先治水,湖北通過不斷完善堤防、水庫、蓄滯洪區、涵閘、泵站等各類防洪工程體系,綜合發揮“攔、分、蓄、滯、排、提”等措施,進一步增強重大水安全事件風險防范化解能力。廖志偉介紹,將在長江流域防洪體系總體布局下,暢通洪水通道,增強洪水調蓄能力,提升城市防洪能力,加強重點易澇區治理,構筑“蓄泄兼籌,以泄為主”的防洪排澇格局,全面筑牢湖北水安全底線。
水清岸綠是群眾切實的幸福感。湖北將通過推進河湖長制更加“有能有效”,持續打好碧水保衛戰;開展江漢平原水沙調控研究,推進武湖等湖泊清淤及綜合治理試點;加快三峽后期扶持項目和水系連通、水美鄉村試點縣建設,持續改善河湖水生態環境,譜寫人水和諧篇章。
并且,湖北還將積極謀劃數字孿生流域建設,全面推進對物理流域全要素和水利治理管理全過程進行數字化映射、智能化模擬,切實提升水利行業智慧化水平。
廖志偉表示,湖北水利系統將把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與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湖北重要講話和指示批示精神結合起來,以更高站位、更廣視野、更大格局、更深層次推動新階段水利高質量發展,努力為湖北建設全國構建新發展格局先行區貢獻水利力量。